來源:新零售評論
《收銀員該不該配備凳子?》
近日,有零售業“海底撈”之稱的胖東來北海店開業,場面異常火爆,然而一個小細節卻引起了《零售圈》主編的注意,那就是每個收銀員背后都有一個靠背座椅。在“顧客就是上帝”的零售業和服務業,這種做法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對很多超市從業者的第一反應是:這怎么可能,怎么會這樣做?這個超市的管理制度在哪里?服務意識在哪里?
超市收銀員必備:嘴快,手快,眼快
在超市行業,收銀員這個角色至關重要,是超市除了“防損”之外最后一道門。快速數錢,鈔票驗真,檢驗商品,快速收銀,面帶微笑,站姿端莊,笑迎笑送都成為收銀員最基本的技能。他們的現狀是:
1. 基本清一色女性
2. 工資一般比較低
3. 站立收銀
超市從業者基本都知道,在很多超市,給收銀員配備凳子,基本是一種不可能的事情。“顧客就是上帝”的思想是零售行業甚至整個服務行業約定成俗的“無形之手”、“道德準則”、“行業規范”。給顧客結賬的收銀員就得“挺直腰桿,面帶微笑”,“你來時歡迎光臨,你走時歡迎下次再見”。
收銀員的幾個案例
案例1
沃爾瑪因座位被告
世界500強巨頭,零售標桿沃爾瑪因為沒有向加州各分店的員工提供合適的座椅,2009年被集體控告侵犯了勞工權益。這場漫長的訴訟以和解的方式在2018年結束,沃爾瑪向員工支付約4.5億元的和解費。沃爾瑪并且承諾施行一項計劃,為想坐下的加州收銀員提供椅子。員工當初控告沃爾瑪的依據是加州的工資法,在工作性質合理允許的情況下,公司應該給員工提供座椅。但沃爾瑪堅持認為收銀員的工作性質不適合坐下。
《零售圈》認為,在勞工法和工資法相對健全的美國,收銀員此舉是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同時對于沃爾瑪的立場,堅持認為收銀員的工作性質不適合坐下的態度表示遺憾。
案例2
收銀員兒子在收銀臺下睡著
2017年7月1日晚,在杭州一家超市收銀臺前拍下一張圖片,一位小男孩蜷縮在超市收銀臺下方睡著了,收銀員媽媽則在正常收銀。后來了解到,雙休日,媽媽在上班,孩子在家沒事,快下班的時候來找媽媽,等瞌睡了,就睡著在收銀臺下面了。有網友感慨:“生活不易,成長不易。”
《零售圈》認為,按照公司管理規章制度,這種行為是不應該的。但是出于現狀,超市是否應該為這種事情做點什么呢?比如阿里、京東、網易等互聯網企業都有員工可以帶孩子上班的允許條件,給孩子設立專門的游樂區,對于孩子沒人照管的情況下給予統一照看的幫助,或許值得一些人超市管理者的思考。
案例3
口角糾紛多,引發人身安全
2018年10月17日,寧波華潤萬家(江南春曉店)發生了一起收銀員被砍事件,原因是一購物女子購買刀具,收銀員要求其實名登記,引發爭執。
2016年,江西吉安縣東方紅超市,一名收銀員在收銀過程中,由于3名顧客帶來的小孩亂動掃描器導致無法收銀,在制止后與大人發生糾紛。之后顧客打了收銀員耳光,女收銀員被打自殺。
2015年,河南駐馬店平輿縣一名20多歲的超市女收銀員被一男子殘忍殺害,因為男子不付購物袋錢,收銀員拒給購物袋發生爭執。
我們都知道,超市收銀員是超市所有人流最終的聚集點,收銀員要驗貨,驗錢,解答顧客的所有問題,基本每天是眼睛,嘴,口都是處于于忙碌和高度緊張狀態。一般情況下,因為超市有規定,視顧客為上帝,不會與顧客發生爭執。但很多顧客倚老賣老,認為顧客就是上帝,什么都是自己對,引發一些矛盾和口角爭執。
收銀員到底該不該配凳子?
我們在《零售圈》社群中調研后,總結了超市管理方,收銀員方,消費者的大部分態度和意見:
超市管理人員:為了公司管理制度能夠落實并執行到位,為了“顧客就是上帝”的服務理念,為了樹立較好的服務形象,不建議配備凳子,可以從其他方面做調整。
超市收銀員:支持配備凳子,在不影響的前提下,人少時可以坐下休息一下,一天8個小時工作,下班腿都是發麻的。
顧客消費者:有人表示:支持配備,換位思考。有人表示:不支持,對消費者不尊重。
《零售圈》認為,何為新零售,在“人、貨、場”三要素的重構中,不僅僅是黑科技的加持,更應該是科技向善的引導。我們堅決支持給收銀員配備凳子,胖東來能做到,其他超市也應該能做到。服務在心不在面,只要服務是發自內心的,才能是真誠的,才能是持續的。不然強顏歡笑的服務累了收銀員,取悅了消費者,又有什么意思呢?
聯系人:周小姐,唐先生
手 機:13618719520,13508716087
郵 箱:ynpos@163.com
公 司: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
地 址:昆明五華區美麗家園美祥格8棟一單元4B